壳寡糖与精细化工

壳寡糖有降血脂作用

来源:大连中科壳寡糖研究中心  时间:2016-04-23

餐馆酒楼鳞次栉比,饕餮食客摩肩接踵。座上宾朋,灯红酒绿;盘中佳肴,菜香肉肥。曾经缺米少油,有啥吃啥;现在食物丰盛,想啥就吃啥。生活越来越美好了, 但由于摄入了太多的高热量、高饱和脂肪、高胆固醇类食物,而体力活动减少,能量消耗降低,又出现了吃出来的病。血脂异常很多情况下就是这样吃出来的。
  血脂异常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,且初期毫无症状。正是由于毫无症状、不易察觉,它有了一个恐怖的名称——沉默杀手。它的枪口同时瞄准了多个靶器官:心脏、大脑、胰腺、肝脏、肾脏……
  如今,血脂异常已不再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中学生血脂异常已不罕见。30岁动脉硬化,40岁冠心病,50岁脑卒中,60岁多种疾病缠身……从一定意义 讲,都可能是血脂异常惹的祸。高脂血症是造成血管硬化及血管阻塞的罪魁祸首之一,已是不争的事实,而心脑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率,是我国目前居民死亡第一位 的原因。
  人们听说过血脂和脂蛋白,但对它的认识却是一头雾水。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,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。这二位的“脾气”一样,具有疏水 秉性,都不喜欢水,因而不能在血液中流动、转运,只有被亲水的磷脂和蛋白质包裹起来,才能在血管“河床”里运输。就好像不会游泳的人搭上了航船,才能在江 河里漂流。由胆固醇、甘油三酯与磷脂、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易溶于水的球状复合物,就叫脂蛋白。脂蛋白是一个大家族,家族里有作用不同的几“兄弟”,其中知名 者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。几个兄弟个头(颗粒)、重量(密度)、成分、来源各不相同,对血管的作用也不一样。
  假如把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这两种脂蛋白做一个形象比喻,就好像是两条运输胆固醇的航船,航行在血管这条“生命之河”中。高密度脂蛋白这条 “船”在行驶中,沿途把多余的胆固醇“吸进来”,运送到肝脏代谢、清除,避免了血管航道的阻塞。低密度脂蛋白正好相反,航行时把肝脏胆固醇携带出来,经血 液运送到全身组织,供生命活动利用。但是胆固醇过多了,有些就“抛洒”或“丢弃”在血管壁上,沉积形成斑块。天长日久,血管河道上“沙石”遍野、“淤泥” 堆积,“生命之河”也就狭窄、堵住了。说白了,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在生命活动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,本无好坏之分,关键在于比例协调、数量适当,而 高脂血症之所以危害健康,是因为这两者比例失调、数量过多。
  随着糖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和壳寡糖的问世,很多学者对壳寡糖的生物活性作用的研究正在深入。早在1988年,日本的一家公司就申请了壳聚糖寡聚物 (3-7糖)用于降血脂药物的研发。我国学者吴雁等于2004年阐述了分子量为8000的水溶性壳聚糖降血脂的化学机理:水溶性壳聚糖能够结合胆酸盐、硬 脂酸钠、十二烷基硫酸钠,这种结合能力主要取决于其阳离子化程度。2005年,韩国Kim等学者发现,给高胆固醇大鼠喂食1%的壳寡糖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总 胆固醇、低密度脂蛋白、甘油三酯,而高密度脂蛋白和抗氧化酶(SOD)却得以提高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,壳寡糖通过激活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,能有效阻止高 胆固醇饮食引起的血脂升高。2006年,我国学者刘冰等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中,发现壳寡糖具有调节大鼠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。而胡迎青等于2007年报 告在家兔高脂血症模型中发现,壳寡糖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。同年,台湾的Liao等学者给60位老年高血脂病人投用水溶性壳聚糖,经过8周 观察,发现高血脂病人的血脂得以降低,而且能帮助病人的钙、镁、铁维持在正常状态。(二十五)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作者简介 许青松 现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杜昱光研究员,主要从事糖生物学方面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