壳寡糖与精细化工

壳寡糖有调节人体胆固醇作用

来源:大连中科壳寡糖研究中心  时间:2016-04-23

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食物是血脂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,可引起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血管粥样硬化,导致心脑血管疾病。因此,有的人对胆固醇有一种恐惧心 理,甚至盲目地排斥它。殊不知,胆固醇也好,甘油三酯也罢,都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。这里的关键是,使它们保持在正常范围内(胆固醇 <5.172mmol/L,甘油三酯<2.032mmol/L)。
  人体血胆固醇有两个来源,1/3从食物获得,2/3由体内制造。在对待食物胆固醇的作用方面,存在着两种片面观点。一种观点认为,胆固醇是极其有害不 能吃的东西。说这种观点片面,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全面的认识。事实上,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,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 酸的生物合成,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。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(如动物内脏、蛋黄、鱿鱼、蹄膀、虾蟹等),还含有丰富的其他营养成分。如果过 分忌食这类富含胆固醇的食物,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,导致贫血和其他疾病的发生,因此拒食一切含胆固醇的食物是不行的。另一种观点认为,胆固醇大多在体 内合成,人体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有调节机制,食物中含胆固醇越高,吸收比率越低,对于富含胆固醇食品可以尽情地摄取。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,是由于对高脂 血症、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缺乏认识。长期过量的摄入食物胆固醇,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。要想美味和健康兼得,就要保证食物种类的丰富和膳 食结构的合理和适量。
  壳聚糖的水解产物,具有较好的调节胆固醇的作用。它的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。
  抑制胆固醇吸收 壳寡糖能在“来路”上减少胆固醇的吸收。人们吃进肚里的脂类食物,经过胃蠕动排入小肠。在小肠的上段,它们会遇到专门消化脂肪的酶——“胰脂肪酶”,脂肪 被其水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。研究发现,壳寡糖在小肠可抑制胰脂肪酶活性,妨碍它对脂类的水解作用,这样就会阻碍食物中胆固醇酯的吸收。
  促使胆固醇转化 胆固醇是胆汁酸的主要成分。肝脏既能制造胆固醇,又能把胆固醇转化成胆汁酸,放进胆囊这个“仓库”中储备起来。人们吃了油脂类食物,胆汁酸便由胆囊排入十 二指肠,完成它对肠道脂肪的分解、吸收任务。任务完成后,大部分又通过小肠的再吸收,重新“入库”,进入胆囊以备不时之需。胆汁酸带有负电荷,壳寡糖带有 正电荷,胆汁酸在肠道内遇到壳寡糖后发生结合,妨碍肠道重吸收排出体外。为维持胆囊胆汁酸的正常储备,肝脏便将多余胆固醇加速转化成胆汁酸,由此降低血胆 固醇含量。
  抑制胆固醇合成 胆固醇一方面从食物中吸收,一方面可以在体内合成,而且合成的量比“吃进去”的更多。“HMG-CoA还原酶”是胆固醇合成的重要催化酶,抑制了它的活 性,就可以减少胆固醇的合成。临床上有一类重要的降脂药物“HMG-CoA还原酶抑制剂”(如洛司他汀、辛伐他汀等),通过抑制这种酶的活性实现降胆固醇 的目的。研究发现,壳寡糖有类似的生物作用,可以调节HMG-CoA还原酶的活性,是一种天然的HMG-CoA还原酶调节剂。(二十六)
 

作者简介 许青松 现攻读博士学位,师从杜昱光研究员,主要从事糖生物学方面研究。